性社会学研究 | 黄盈盈、潘绥铭《中国“性”研究》2009年第3辑
编者按
现在是应当思考性问题的时候了。对某些人来说,性似乎是个不重要的话题,它把人们的注意力从一些重要的问题,如贫困、战争、疾病、种族主义、饥荒和原子毁灭的问题上,转移到这个无足轻重的领域。然而,正是在此时此刻,当我们的生活面临着难以想像的毁灭的可能性时,人们更容易陷入对性问题的危险的狂乱之中。当代人关于性价值和色情品的冲突和争论,与前几个世纪的宗教论争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这些冲突往往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关于性行为的论争,往往会变成接触社会焦虑的工具和媒介,用以宣泄人们的情感焦虑。因此,在社会压力过于强大的时期,性应当受到特别的重视。(Gayle Rubin,1984)
2019年,性研究ing推出了“性社会学研究文献回顾”栏目,介绍了近年来发表在中英文期刊上的部分性研究文献以及中国大陆的部分性研究硕博学位论文,共计推出了4期Culture, Health and Sexuality 英文文献编译、4期中国大陆期刊文献选编和7期中国大陆硕博学位论文选编(详见公众号首页-正在连载-性社会学文献汇编)。
2020年,我们将在介绍会议论文及其他重要原创性研究成果之余,继续着手资料库建设工作,希望能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多的检索便利,也方便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了解中文的研究语境。本年度,我们将着重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人员迄今为止出版(或未正式出版)的所有书籍(包括教材、文集、专著和译著等)。之前已介绍过的文集详见文末往期回顾,教材部分详见公众号首页-正在连载-性社会学文献汇编-教材。若无特殊情况,我们将以每周两次的频率更新上述书籍的基本信息、目录和精选内容。敬请期待。
本期介绍的是由黄盈盈、潘绥铭主编的《中国“性”研究》2009年第3辑(总第30辑)。本书是中国sexuality研究系列17,该系列由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由福特基金会赞助。本书是2009年6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性’研究国际研讨会”的论文集(上册),于2009年11月出版。
《中国“性”研究》
2009年第3辑(总第30辑)
主编:黄盈盈、潘绥铭
时间:2009年11月
出版社:高雄万有出版社
目录
性文化与孔孟之道 / 刘达临
20世纪二十年代的性教育观——以《教育杂志》“性教育专号”为中心的考察 / 王雪峰 高畅
变迁与固守——人类学视野中的大理西罗坪山区白族“采百花”风俗变迁 / 吴 瑛
云南傈僳族社会中的性和婚姻——以“性/社会性别制度”为中心的再研究 / 卢成仁
性符号及意义的现代裂变——婚姻仪式视角的新探讨 / 薛亚利
试论学术研究与商品经济相结合 / 胡宏霞
新时期以来小说中性描写发展与流变 / 王义伟
Sexuality Beset with Female Intellectual Identity: Escape/ 李 萌
New China, New Life .... Sex Included: Private Lives and Public Desires in Urban Post-Mao China / Elanah Uretsky(陆言灵)
The Sexual Ambiguities of White-collar Masculinity / Derek Hird (何德瑞)
Clean and Dirty, True and False: Sexuality in the Prospect Garden in Hong lou meng / 梁 颖
从晋江耽美文看中国当代女性性别身份的构建 / 冯 进
Epitheatrical Literature and Homoerotic Sensibility in the Nineteenth-Century Beijing Theatre World / Mark Stevenson(史麻稞)
《贾里布群岛》——时光倒流与同志身份 / 郑 波
台湾性交易政策争议与台湾男性澳大利亚探索——妓权观点 / 李健裕 王芳萍
南方某镇性服务产业十年变迁 / 廖苏苏、李 飞
‘I Want to be a Golden Chichen! ’ —— Sexual Capital and Self Practices of the Xiaoji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Sex Market / 丁 瑜
香港“援助交际”及紫藤工作现状 / 林宝仪
向女性性工作者购买性服务的男性顾客经验研究 / 紫 藤
经济危机与性工作者职业安全 / 郑 煌
MSM性工作者物质性性需求与情感性性需求之关系 / 方朝明
Sexual Oppression vs. Sexual Freedom: Questions & Answers / 阮芳赋
精选内容
性文化与孔孟之道
刘达临 / 上海大学社会学
孔子是“至圣先师”,是在最正统的社会、代表最正统的学问的最正统的人物,对我们来说,仁、义、礼、智、信,哪一方面不能研究,偏要从性的方面来研究孔孟之道,这岂不是亵渎圣贤,太“左道旁门”了?
我们研究性文化,当然要以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基础。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主要指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好像就是和孔孟之道划等号的,是和封建礼教划等号的,而鲁迅说过封建礼教在杀人,巴金的《家•春•秋》更使人形象化地了解了封建礼教是怎么杀人,于是,儒家文化、孔孟之道就变成中华性文化、性文明彻头彻尾的对立面,变成摧残人性的一个主要根源。我研究性文化,在所撰写和出版的许多著作中,都是这么阐述儒家文化、孔孟之道,从性文化的角度来看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似乎都是一些历史的消极面,这种理解对吗?我们讲传统文化,我们说中国有丰富悠久的文化,传统文化是历史遗产,是好东西啊!尽管其中有糟粕,有消极因素,但是精华还是主要的,不然中国人还有什么可为老祖宗而自豪的呢?性文化决不应该是从传统文化中游离出来、和儒家文化相对立的东西,而中华性文化应该是在儒家文化中吸收了很多营养,才能发展,二者应该有相辅相成的一面,而且这一面应该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思考才合乎逻辑。
可是,我没有继续思考下去,长期以来,我把这个问题挂起来了。写文章,做讲演,往往也引用几句“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之类的话,说明孔孟之道并不是一开始就搞性禁锢,可是是不是又以摧残人性、扼杀自由的面目出现呢?就模糊起来了。
时光跨入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环境的变化使我有许多新的思考了。这些变化主要是:在中国大陆,这几年间掀起了一股国学热,讲《论语》、研究孔子、研究儒家文化的书出版以百万计,而且成为电视节目的主要内容之一。2004年11月,中国的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的首尔举行了挂牌仪式,迄今为止已有249所孔子学院分布在了世界上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教育部还着手在全球建立100所孔子学校,使孔子的智慧传播得更远。
国际上对孔子的评价也越来越高,较普通地认为,孔子、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和耶稣是人类历史上的四大圣哲。法国曾把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写入宪法,定义为自由的道德界限和公民义务的原则,有人说,把外国先哲的格言写入宪法,这是第一例。1988年1月,历届几十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谈到21世纪人类需要什么思想才能维持和平共存时,最后达成的共识是孔子思想,他们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2005年9月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会议上获准设立“国际孔子教育奖”,主要用于奖励在教育、文化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高级别奖项,也是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字在联合国设立的奖项。
以上这些评价都是世界少有的,作为中国人,我深深地感到自豪,可是作为一个性文化研究者,我又感到困惑。儒家文化、孔孟之道历来是作为摧残人性的封建礼教、作为性文化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如果它是这么违背人性的健康发展,又怎么能流传千古,又怎么能在世界上都受到赞同与称颂呢?
于是,我和胡宏霞博士就开始研究孔子、孔孟之道以及儒家文化了。当然,我们在这方面的基础是不够的,也不可能以全部精力来进行研究,中国造诣很深的孔子专家实在太多了,要赶上他们殊非易事,我们只是性文化专家,而不是孔子专家,我们只能从性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孔子,剖析孔子,剖析孔孟之道,探索性文化研究中令人困惑不解的问题,使中华性文化在历史上扎根更牢。
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孔孟之道越来越有兴趣了,而且感到对中华性文化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性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不是在真空中发展变化的,中华性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逆主体文化而行,而且在很多方面受到了主体文化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是:
1、孔孟之道起初还是比较开明的,它承认性是人的一种本性,如孔子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当中说:“食色性也。”这都是我们至今还经常引用的。2、孔孟之道所提倡的“礼”,是中华性文化的特点之一。我们进行一些世界古代民族的性文化对比研究,发现中华性文化决不像古希腊那么浪漫,不像古罗马那么放纵,不像古印度那么神秘,不像古代日本那么粗鲁,而是很讲“礼”,最典型的话就是“床上夫妻床下客”,“娘子,小生这厢有礼了”。对性的态度则是“温、良、恭、俭、让”,连在文学方面的性交描述,春宫画中的性交描绘都是那么文雅、温柔与含蓄,和其他民族的性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不能不说是受了儒家文化的很大影响。
儒家文化很提倡“礼”、“仁、义、礼、智、信”,这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礼”就是一种规矩。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封建礼教扼杀了人性,压迫了人性,可是儒家最初提倡的“礼”却是有它的很大合理性的。夏、商、周是中国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最初阶段,在野蛮时代,上下关系、男女关系以及人与人的交往,很多方面都是无矩可循的,所以一些大圣大贤们把“制礼”即制定规矩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周公旦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后人甚至把夫妻过性生活就称为“行周公之礼”。周公是孔子所崇拜的精神偶像,到了春秋、战国,群雄纷争,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孔子非常着急,极力提倡“克己复礼”,倡导人与人之间要有一套行为规范以约束自己,以调节人际关系的和谐,稳定社会秩序,这是有很大的合理性的,因为它是一种社会需要。这和封建后世所倡导的封建礼教不完全是一回事,扼杀人性的封建礼教丢掉了“礼”的合理内核,使“约束”走向极端,就完全变成了谬误了。性的约束在任何时代、任何条件下都是必要的,现代所倡导的“性文明”,归根结蒂也就是两个内容:“健康的自由”加“合理的控制”。自由反映出人性的需要,但是自由并不是为所欲为,而要健康;控制,或云约束,反映出一种社会性的需要,对于性以及人类的一切行为,社会都要加以控制,但是不能像封建礼教那样控制,控制要合乎人性,要合理。
3、孔孟之道十分提倡“中庸之道”,这也大大地影响了性文化,而且也是历代的中国人立身处事之本。直到现在还是如此,尽管不一定这么提。中国人很讲究“过犹不及”、“摆摆平”,讲究“均衡”,这都是“中庸之道”。中国人很讲究处理问题要在相对立的两极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不久以前,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说,这种“中庸之道”也是他所推崇的一种治国之方。“中庸之道”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华性文化,性文化有“禁锢”与“放纵”的两极,我们总是要根据各种相关条件的变化,在这两极之间找一个最合理的平衡点。中国的古人提倡“欲不可无”、“欲不可绝”,同时又提倡“欲不可早”、“欲不可纵”,这也是一种“中庸之道”。
4、孔孟之道非常讲究“礼”,讲究规矩,但是同时又强调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并不僵死,反映到性文化上,也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孔孟之道提倡“男女授受不亲”,有人就问孟子,如果嫂子掉在河里要淹死了,可以不可以“援之以手”呢?孟子说,“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而援之以手”,权也。如果眼睁睁地望着嫂子被淹死而不去救,禽兽也。这就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又有人问孟子,“逾东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逾东墙则不得妻”,那么爬墙头去找女人可以吗?这种做法是完全违背“礼”的,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可是孟子回答,娶妻是件大事,如果没有老婆就没有后代了,这是个大原则,如果不爬墙就找不到老婆了,那么这么做也是可以的。
5、最初的孔孟之道中有许多合乎情理、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的东西,但是,被后世的封建统治者利用了,篡改了。例如刘邦刚当上皇帝时,他的麾下帮他打天下的那些功臣都不守君臣之礼,叔孙通劝他要推行孔孟之道,这一套做法很有效,于是刘邦也去祭孔了。朱元璋有一次读《孟子》,读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时,大为震怒,把孟子的塑像从孔庙赶出去,后来又把《孟子》删改了。这都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意志,用实用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孔孟之道。为了迎合统治者的意志,一些自封为“孔孟之徒”的学者也篡改了孔孟之道,例如宋代中期的“程朱理学”所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服务的,孔子提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而“程朱”却要“灭人欲”,要人们不要为自己的自由、幸福而斗争。“程朱理学”的一些代表人物生活上、气节上也十分虚伪、丑恶,违背了孔孟之道。因此,五四运动、鲁迅等批判的“吃人的旧礼教”、“孔家店”等已经不完全是原来的孔孟之道了,而是把原来孔孟之道中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的内容删除了,把一些消极因素扩大到了荒唐的程度。
在历史上,孔孟之道经历了一个被推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全盘否定、现在又被重新推崇的过程。但是我认为有偏差。有人建议党和政府在第77代“衍圣公”孔德成去世后要继续册封“衍圣公”;有的地区要以孔孟之道来治理,搞复古的一套,而且大大神化了孔子,这真是21世纪的怪现象。中国人有个毛病,一推崇某个伟人,就容易把他神化。实际上,任何影响历史的伟人,也都有他的时代局限性和社会地位的局限性,不能无限夸大。从性文化的角度看,至少可以肯定,孔孟之道中“设男女之大防”,“男女授受不亲”、“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是一些对社会有负面影响的东西,不能照搬。我们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有两个来源,一是中国国有的传统文化,二是西方文化,对这两种文化都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对一切文化都应该这样,对孔孟之道也应该这样。
所以,我今天这个发言的主要目的是:
1、进一步认清中华性文化的源头,理顺性文化和中国两千多年来主体文化的关系。
2、要充分挖掘孔子学说中肯定人性、发扬人性的内容,挖掘那些被历史淹没了的东西,还孔子以真面目。
3、对封建礼教是要批判的,但是不要批错了人;推崇孔子是对的,但是不要神化,不要迷信。
附录
以下为第二届中国“性”研究国际研讨会日程:
往期
回顾
性社会学研究 | 潘绥铭《性,是本能吗?——当代性社会学探索》
性社会学研究 | 黄盈盈、潘绥铭《中国“性”研究通讯》01-05期
性社会学研究 | 黄盈盈、潘绥铭《中国“性”研究通讯》06-10期
性社会学研究 | 黄盈盈、潘绥铭《中国“性”研究》2007年第1辑
性社会学研究 | 黄盈盈、潘绥铭《中国“性”研究》2007年第2辑
性社会学研究 | 黄盈盈、潘绥铭《中国“性”研究》2007年第3辑
内容整理:刘丹 祝璞璞
图文编辑:黄泽宇
性研究ing
你想要的性研究
都在这里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